(相关资料图)
明天(4月21号)特大暴雨来袭,60年一遇冷春?农谚咋说
今天是4月20日,周四,同时也是谷雨节气,春耕时节,阳光明媚,大地回暖。农耕人们拿起锄头,播种下种子,耕地播种,期待春雨滋润,夏季让收成丰硕。在春耕的过程中,我们更加珍视着自然,深刻体会到了劳动与耕耘的辛苦,也更加敬重着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。大家在辛苦劳作或者工作的同时,也应注意天气变化,避免不利影响。
4月21号,内蒙古河套地区、西藏东南部、华北南部、黄淮西部、江汉大部、江南大部、西南地区东部、华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,其中,四川盆地东部、陕西南部、湖北西南部、湖南西北部、贵州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(25~40毫米)。
春寒料峭,穿上厚衣保暖防风,别急着脱下棉衣,以免感觉对肌肤刺骨。注意多喝温水,补充体能。虽然天气寒冷,但是春天已经到了,生机勃勃的新生长快要到来。
这么冷的天,而且局部暴雨,难道是60年一遇冷春?让我们看看农谚怎么说。
“谷雨节气田畴静,多灌少耕是成功”
谷雨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,主要是指雨水变多,天气变暖,田野开始绿起来,农耕活动如种植、施肥等也进入了相对繁忙的阶段。在这个时候,“多灌少耕是成功的含义”就体现了农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经验和智慧。
“多灌”指的是在雨水较多的时候适量地增加田地的水分,以便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,从而有更好的生长和发育。而“少耕”则是指减少对田地的频繁翻耕和耕作,以便减少对土壤的破坏,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,从而发挥土壤的肥力更好地种植作物。这也符合现代农业科技的理念,节省农业投入成本,提高收益。
综上所述,谷雨节气中的“多灌少耕是成功的含义”不仅是农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经验和智慧,更是现代农业科技应该追求的理念。只有找到合适的耕作方式,才能更好地发挥土地自身的肥力和水分的分配,从而取得更为丰收的成果,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,并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。